fbpx

卡丁車 Go-Kart 賽事的發展,已經為近代賽車殿堂培育出大量的優秀人才。這次舉辦在台中的「台灣小型賽車公開賽」,約有國內外近百名選手參加。決賽當天下起豪雨,增加了比賽的難度,也因為場地濕滑,採取了動態起跑的方式。選手必須記住每一個彎道中的路面狀況,小心地運用油門與剎車的比例,氣溫的突然降低也考驗著車輛調教與輪胎性能的掌握,透過參加一場賽事所學到的「功夫」,往往超越車隊與選手的想像,同時也是精進戰技的最佳管道。

Go-Kart 卡丁車

雖然是簡單的卡丁車賽事,但是一切參賽規則與駕駛技巧都與大型賽事相同。能夠用比較少的花費體驗正統賽事的精華,正是此級距賽事運動的最大魅力!近年來此級距賽事在台灣有不斷向上發展的趨勢,在本次的比賽中也可看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國的隊伍參加,顯示台灣在這塊領域也開始得到亞洲其它國家的注意,期待往後的日子裡能有更多高水準的賽事推出,不斷地強化台灣在此級距賽事的權威性,更期待能夠挖掘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正統賽事的發展。

台灣目前的賽車運動,正面臨轉型提升的關鍵時期。期待能透過更多人的參與,讓這項運動能夠得到更合理的發展空間,雖然有很多人提出台灣已經錯過賽車運動的「黃金十年」,但筆者相信透過世代的觀念移轉,台灣能有機會再度重返賽車運動的頂尖競技場。

—————————–

超小型的卡丁賽車,讓賽車女郎看起來很~巨大!!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安全永遠是賽車運動最重要的要求,安全帽,手套甚至防火頭套都要符合FIA的規定。

GoKart 防火頭套 安全帽 手套 FIA 賽車

喔! 這人很眼熟喔~
除了標準的賽車服外,輕型的護甲也可以保護腰部的肌肉。

GoKart 賽車 護甲 護腰

另外! 雖然還未強制規定,但是還是建議雨天穿戴專用的雨衣上場,畢竟一般的雨衣其寬鬆的袖口與較軟的材質,對於激烈的操駕是非常惱人且危險的選擇。

GoKart 卡丁車 賽車 雨衣

除了駕駛技巧,在賽事中學習自行調教與基本維修也是參加比賽的一大課題。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調教 維修

如戰場般的維修區。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還好維修區有良好的遮雨設備!

GoKart 賽車

當日的雨勢確實不小,不過現場秩序大致良好,比賽也十分順利。

GoKart 比賽

由於賽道部分較為濕滑,出賽前的即時說明就顯得十分重要。

GoKart 賽車 賽前說明

恩~ 好新鮮的雨胎。

GoKart 賽車 雨胎

臨時增加的防護板,能使溫度不至於下降太快,重要零件也以膠帶纏繞保護。

GoKart 賽車 防護板

我知道美腿很好看~但這張重點是車手與技師在開賽前調整胎壓比例 !

GoKart 賽車

這還不是從最後一位選手的角度看出去,但是已經可以深刻體會排位成績的重要。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排位

大會人員最後確定賽道狀況是否可以開賽。
PS : 那頂帽子真是好物!!

GoKart

上場應戰!!

GoKart

恩恩~ 現場氣溫有點冷,找一排美腿檔檔風!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家人的支持與朋友的鼓勵是選手最大的後盾。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濕滑的賽道連卡丁車都有十分明顯的「公雞尾」!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賽道

暖胎。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賽道

車手要熟記每個彎道的積水部位與擁有最大抓地力的路線。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賽道

動態起跑瞬間!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動態起跑

雖然是雨戰,競爭依然十分激烈!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全神貫注的不只參賽選手,工作人員同樣繃緊神經。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故障車輛經由引導返回維修區。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維修區 故障

雨戰不論視線還是路線都比平時來的嚴苛。只要一個不小心,超車的路線極有可能被前方車輛激起的水花打亂,抓地力的強弱也隨時在變化!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車手完賽後的體能消耗跟跑1000公尺相同。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賽車的雨遮! 確保運送賽車的過程不會因為雨水而產生變化。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雨遮

大會人員正在檢查比賽車輛。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每一局的開賽都要經由大會認可才能放行。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福利時間~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筆者相信透過世代的觀念移轉,台灣能有機會再度重返賽車運動的頂尖競技場。

GoKart 卡丁車 比賽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卡丁車,最簡單進入專業賽車領域的方法!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