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本次的義大利大賽,紅軍迷可能會不太滿意。畢竟是自家主場,而今年法拉利賽車競爭力又比去年大幅進步,不論自由練習時間或是星期六的排位賽,法拉利兩位車手的表現都十分穩定亮眼,尤其是 Kimi Raikkonen 更在排位賽做出 1.19.119 破大會紀錄的超快時間(上次的紀錄保持人是 Juan Pablo Montoya )。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星期六的排位賽由法拉利的兩位車手, Kimi Raikkonen 與 Sebastian Vettel 拿下一、二,這代表了紅軍有了相當好的策略發揮空間。然而緊追在其後的賓士車手 Lewis Hamilton 其時間也相當漂亮!這也代表了賓士經過一定的調整後絕對有實力在動力上有所提升,這就是筆者上一篇說的「保留」。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然而原本對於紅軍大為有利的局面,馬上就在起跑後的第一圈土崩瓦解。其實在一起跑的當下,不論 Kimi Raikkonen 或 Sebastian Vettel 都處裡的很漂亮,都有壓制到 Lewis Hamilton 的攻擊路線。然而在減速彎中, Sebastian Vettel 選擇與隊友同一條路線,而 Lewis Hamilton 則是在外側發動比較具「壓迫性」的超越動作,在這裡必須說明這是 Lewis Hamilton 一次大膽且需要的戰略動作,而 Sebastian Vettel 的加速反制也有其必要性,這是兩方近身肉搏所需的風險承擔。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就像承平時期領空防衛,戰機必須用機身近距離驅趕敵軍,這種壓迫與防守有時真的是技術、角度、運氣。本次擦碰的結果也有可能兩敗俱傷,也有可能是相安無事。然而對於紅軍支持者來說,本次的較量很不幸得造成 Sebastian Vettel 的車損,並在第一圈就必須掉到最後一位開始苦追。而賽後訪問兩位車手對於此次事件的看法, Sebastian Vettel 認為對手沒有預留足夠空間,而 Lewis Hamilton 則是認為對手本身沒有壓好較佳的防守路線。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其實本次的擦碰與防守空間的大小判斷,都要用競爭世界冠軍的標準來審視,這兩人的實力與經驗絕對足夠,兩人也絕對不會輕易做出冒進的舉動。因此本次事件大會也十分明快地做出,此事件為單純競賽意外的判斷。經過這樣的事件影響,紅軍原本的策略全被打亂,而場上領先的 Kimi Raikkonen 必須孤軍奮戰,原本可以執行的互相掩護或是策略選項頓時減少。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果然就在事件觸發不久, Lewis Hamilton 馬上做出一次積極得攻擊,利用直線路底順利超越領先的 Kimi Raikkonen 。然而 Kimi Raikkonen 也立刻積極做出反應,又再次超越才剛剛取得領先的 Lewis Hamilton ,並且開始不斷加速,連續刷出許多次的最佳單圈時間。但就在紅軍開始發功的當下,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 Kimi Raikkonen 真得很快,然而卻遲遲擺脫不了 Lewis Hamilton ,並且拉出一段安全空間。這足以證明兩輛車的性能與動力單元其實還是非常接近,不同的地方很可能在於利用電能的「方式與管理」!事實上沒有一方取得一定的優勢。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就在紅銀雙雄不斷衝刺的當下,筆者好久未提到的「木瓜戰車」又再次讓 Fernando Alonso 享受了優渥的工作時間,就在全場雷諾動力都安然無事的狀態下,再一次退出比賽!雖然紅牛車隊的 Daniel Ricciardo 也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因動力系統故障退賽,然而 Daniel Ricciardo 所搭載的動力版本,屬於還較不穩定的第三版高出力版本,原本就有一定的風險。因此這家英國賽車傳奇車隊,所開發的「木瓜戰車」絕對有一些先天的「不良基因」存在。而這些基因如果是為了換取特定目標所做出的犧牲,那這些問題產生也就罷了。如果是連車隊都不清楚的觸發原因,那我們恭喜 Fernando Alonso 做出了正確的判斷,離開這支車隊。(筆者相信車隊絕對知道這輛賽車所面臨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是筆者所說的原始設計與開發上的因素,只能說車隊面臨太多的不確定性,開發人員真的無從下手)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回到賽場上,法拉利選擇較早的時間讓 Kimi Raikkonen 進站換胎,而賓士車隊則是完全有一套針對法拉利的策略所構想的戰略,筆者絕對不相信這是賓士車隊臨時起意的計畫。這是賓士車隊面對這條賽道的各套劇本之一,而能夠寫出這樣的劇本,除了是對自己的車手有信心外,更是對於如何管理賽車的動力釋放模式與輪胎管理有扎實的心得。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因此當法拉利決定採取較保守的提前換胎後,立刻發現賓士車隊並沒有跟進,並且非常有可能利用本次的進站時間,上演「無痛名次上升」的戲碼。因此通知換完輪胎處於第四位的 Kimi Raikkonen 立刻趕路,以彌補策略上的劣勢。而 Kimi Raikkonen 也真得非常爭氣,真的用剛剛才換上的黃胎不斷刷出時間,利用本身的速度硬是壓縮賓士車隊原本的計畫,因此當 Lewis Hamilton 進在換胎再次出站時,並沒能夠達成原先設定的「無痛名次上升」計畫。雖然賓士車隊此次的計畫,因為 Kimi Raikkonen 的賣命趕路未能達成。然而擁有兩輛賽車的優勢,絕對比起孤軍奮鬥的 Kimi Raikkonen 來得靈活、有利!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沒錯!您又猜對了,賓士當然是用上「超級防守兵器」,同樣來自芬蘭的 Valtteri Bottas 來擔任這堵擋住 Kimi Raikkonen 的城牆。而 Kimi Raikkonen 就在兩輛銀箭賽車的夾擊下,不斷得被控制配速與超車空間,這也使得 Kimi Raikkonen 的動力單元與輪胎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相反的 Lewis Hamilton 則是能用極為保護動力單元與輪胎的方式駕駛,各位可以從兩位車手壓上路沿石的角度多寡,和動力開啟的反應時間明確判斷,什麼叫做佔盡有利位置的戰鬥方法。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比賽的最終,「超級防守兵器」用盡最後的胎皮執行完成任務。而 Kimi Raikkonen 的輪胎先是從左後輪的損傷(第6~7彎路沿石磨耗),受損進一步放大到全部輪胎都呈現危險狀態。而就在比賽的最後階段 Lewis Hamilton 發動了超越, Kimi Raikkonen 也無力做出任何防備動作,因為這時紅軍只能以控管 Kimi Raikkonen 順利完賽為目標,畢竟此時 Kimi Raikkonen 的輪胎已經處於絕對的臨界點了。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比賽最終由果斷發動攻擊,然後配合車隊策略的 Lewis Hamilton 拿下冠軍。一路表現優秀,不斷幫助車隊彌補不利情勢的 Kimi Raikkonen 拿下第二名與最佳車手。而「超級防守兵器」 Valtteri Bottas ,則是賽末時與紅牛車隊的 Verstappen 發生擦碰,大會最後做出加罰 Verstappen 五秒的判定, Valtteri Bottas 拿下第三。這賽末的擦碰事件,也讓賽車受損但一路能仍然不斷追趕的 Sebastian Vettel 能夠拿到第四名。但是經過此戰的慘烈激戰後,紅軍的情況不太樂觀,先不論積分上的差距。兩輛紅軍賽車過度使用動力單元的狀況,對比起賓士車隊的使用情況變得非常不利,接下來的戰況會變得如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各位親愛的讀者我們下一站相見!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
相關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