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站是最能夠看出各車隊作戰兵器優劣的一站,經過了星期天的殘酷實戰,紅軍如果不能在回到歐洲前有效「止血」,那就算未來拿出新的改良方案,也很可能要再度「展望明年了」!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一輛 F1 賽車的動力效能與空力設計,皆能在中國上海賽道中真實呈現,而空力套件的設計,對於此條賽道絕對有極大的影響。這條賽道雖然屬於「大動力」較吃香的高速賽道,然而除了動力之外,如果參賽車輛沒有良好的空力規劃,將會失去許多高速穩定度與進彎速度。法拉利雖從自由練習賽開始,就拿出了極佳的成績與速度。然而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法拉利所做出的時間,比起過往在此的時間記錄,只能說是正常發揮,實際上並沒有大幅度的突破。而已經提前拿下最佳「演技獎」的賓士車隊,在中國賽場上依然表現的叫苦連天,並且請出當家車手 Lewis Hamilton 現身說法,傳達自己的賽車,在直線路段的動力劣勢與操控問題。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雖然這兩支車隊都為了史上第一千場的 F1 戰役努力「演出」,然而相信各位長期觀察戰局的朋友們,對於賓士在自由練習時的「困境」與法拉利在此階段的「強勢」,大概都以一種看連續劇的心情輕鬆帶過。果不其然,到了星期六的正式排位賽,昨天還在一身病痛的賓士賽車突然完全康復,並且雙雙包辦了頭排。法拉利雖說也拿出了全力,但在上一站那「如有神助」的動力輸出卻沒能在中國上海再次出現(不知是否和有人舉報,法拉利賽車排放出葡萄汁味道廢氣有關)。 2019 F1 中國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本次的排位賽,先撇除最後階段的混亂與各隊都太晚放車的插曲,基本上呈現了賓士、法拉利、紅牛的真實賽車能力概況,且每一個階層的差距也十分明顯。原本就擁有穩定動力優勢的賓士賽車,經過了空力套件的調整與懸吊系統的重新規劃後,基本上已經穩穩拉開一段技術領先。而法拉利很明顯的在某些路段缺乏下壓力,對於前輪的磨耗也不慎理想,前一場強勢的動力輸出也變得較為保守,以目前的情勢看來,紅軍可能要再加快升級的腳步,以免到了歐洲時積分差距已難以彌補。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反觀賓士與法拉利的速度,紅牛賽車雖然沒有動力上的優勢,然而卻能從整體時間上的進步,看出本田的動力單元確實帶給了紅牛賽車更多且更適切的競爭力。配合上目前的空力設計與車輛架構,紅牛賽車呈現了非常均勻的戰力,讓人不禁期待紅牛在其它賽道上,能夠發揮出多少挑戰前兩強車隊的實力!相較於前三強較明顯的車輛差距,中游車隊可說是實力相當接近,如果硬是要做出排名,大概是 Renault 、 Haas 、 McLaren 、 Toro Rosso 、 Racing Point 、 Alfa Romeo 、 Williams 。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經過這幾站的觀察, Alfa Romeo 的賽車確實只比還在延長測試的 Williams 優異,至於面對其它競爭對手則是毫無所長。尤其是那過度弱化下壓力的前鼻翼設計,不但未能帶來較好的輪胎磨耗,且影響了賽車進出彎的反應與時機,就連該有的速度優勢也不明顯,完全是一套不適合用於此車輛架構的空力設計,相信回到歐陸後應該就會推出較為傳統取向的空力套件(對於 Alfa Romeo 的空力套件升級,還需要看車隊實際資源狀況,並配合紅軍高層對於此套空力設計的實驗計畫而定)。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星期天的正賽,原本拿下領頭位置的 Valtteri Bottas 沒能掌握好起跑的時機,在起跑後就被隊友 Lewis Hamilton 快速超越。法拉利車手 Sebastian Vettel 也趁著 Valtteri Bottas 這次的起跑失誤,立刻變線展開攻擊,然而 Valtteri Bottas 馬上展現了防守功力與動力優勢,封死了 Sebastian Vettel 的路線,而 Sebastian Vettel 也因為這次的攻擊失敗,落到了隊友 Charles Leclerc 的後方。這次的起跑,中段集團可是戰況激烈!由於排位成績大多是兩位隊友同排的局面,因此各種同隊相殘的攻擊情況,可說是殺的刀刀見骨。在這起跑的瞬間,每位車手都是鑽來鑽去,尋找任何能夠突破的空隙與機會,反觀 Alfa Romeo 的兩輛賽車,都只能專心做好直線加速的基本功課,對於其它賽車的動力與起跑優勢,都只能咬牙忍耐。 2019 F1 中國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如果 Alfa Romeo 的賽車連起跑都只能當個乖乖牌,那還是別花什麼心思在車尾紀念該廠的輝煌歷史,搞這些花樣的時間,還不如分析分析手邊能夠幫助車手與賽車的有用數據。 Alfa Romeo 到目前為止的分數進帳,全靠 Kimi Raikkonen 神奇的魔力,至於反觀同樣十分優秀的新人 Antonio Giovinazzi (筆者都簡稱:酒瓶拿來洗),基本上都只能掙扎於墊底的邊緣。如果拿 Kimi Raikkonen 對比去年 Charles Leclerc 在 Alfa Romeo 的成績,你或許會發現一樣驚人的事實,那就是或許 Charles Leclerc 對於法拉利賽車的發揮空間,或許也無法有突破性的改變。這兩位車手的不同除了年齡之外,其實關鍵還是來至於高層的指令與車隊規範。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相較於開著全場最差賽車的 Kimi Raikkonen (筆者認為 Williams 今年的賽車不能拿來比較),能夠全力投入並自由發揮。來到正紅軍的 Charles Leclerc 必須學習更多的忍耐與放棄。其實縱觀近年來加入紅軍的二號車手, Charles Leclerc 的車隊地位已經算是非常特殊,挾著年輕(未來發展)、技術(顯赫的成績)、血統(法拉利培養)、長相(廣告價值)、輿論(義大利媒體), Charles Leclerc 一定會在短時間內扶正,因此為了遠大的將來, Charles Leclerc 必須先學習並適應來到法拉利一軍的生態與政治關係,不要急於挑戰世界冠軍,更不要被車隊指令給傷害了自己的信心。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對於本場賽事賓士的遙遙領先與輕鬆寫意,法拉利今年的競爭力可能又只能期待特殊賽道與場上機會,因此 Charles Leclerc 其實不必太過心急。但同樣的狀況卻不能套用在 Sebastian Vettel 身上,畢竟面對 Charles Leclerc 的優勢與自己本身的年紀,這很可能是 Sebastian Vettel 最後一年在法拉利挑戰世界冠軍的機會,必要的爆發力與面對壓力的承受度,將會是決定是否還能夠繼續擔任紅軍一哥的關鍵年份。如果長期觀看 F1 大賽的朋友,或許對於本次紅軍的車隊指令與換胎時機,就不會有太多的驚訝與感觸。只能說加入紅軍的時間點必須「恰到好處」,能夠擔任法拉利的車手,在一位賽車手的生涯中絕對會是一份肯定與榮耀,但是虔誠的禱告與精神強度,或許才是拿下世界冠軍的關鍵。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本次中國大賽的過程不能說是乏味,如果撇開頒獎台一、二位的「保留席」,其餘的競爭其實相當精彩。不論是賓士超越完美的 3.2 秒、 3.0 秒同時進站換胎,還是 Kimi Raikkonen 在中游集團面對眾多對手的廝殺( F1官方影片連結:觀看影片),又或是才剛剛經歷大撞車後,歷劫歸來的新人 Alexander Albon ,能夠一路從後方殺入積分圈的喜悅!今年各隊的賽車性能或許大致已定,然而地球是圓的,輪子也是圓的,只要賽車還是由「人」來駕駛,每一場比賽都將是無限可能。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相關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