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為「滿州盃拉力賽」專文的最後一篇,本單元玩車趣將以大會參賽選手為採訪基底,紀錄車手從賽前準備到完成賽事的過程。
挑選251號參賽車—王瑞宏、施玟妤—為專訪對象原因為:
1. 選手乃個人參賽:本篇專文對於想要參加賽事的素人車手可以參考。
2. 參賽年資較新:專訪對象資歷介於老手與新手中間,還在成長階段能有更多的發展與報導空間。
3. 完整記錄:專訪對象完全配合賽前的整備、運送、參賽與日常生活紀錄。
專訪車手王瑞宏、施玟妤的內容會記錄在本篇專文的每一張照片中,透過圖片加文字的說明,紀錄車手王瑞宏一共四天的滿州盃拉力賽行程,也期望各位讀者能從這篇專訪中更加認識拉力賽的過程,也讓想要親身參與賽事的車有多一份資料。 拉力賽 車手
—————————–
本次「滿州盃拉力賽」筆者之觀點
台灣汽車賽事活動一直無法受到同等於國外的重視與待遇,因此玩車趣十分珍惜每一場賽事活動的舉辦與紀錄。本次拉力賽事是屏東睽違多年後的一場盛事,不論是新手或是老將都雀躍不已!然而這次的採訪時間碰巧遇到日本古董車環台與多場汽車設計單位的研討,因此原本要南下的大隊人馬,最後只能由筆者一人前往!
出發前,筆者在淡水整備時恰巧遇到台灣拉力常勝軍林沅滸。林沅滸與沈慧蘭夫妻檔也是熱情支持台灣拉力賽事的推廣,並時常提點筆者許多新的觀點與想法!就像因為採訪RallyStar所舉辦的「拉力新手研習營」,結識鄭秀旻大哥與二姊(黃芷榆),也了解到鄭秀旻大哥對於拉力賽的「安全」有著一定程度的使命感與責任心。
在此筆者十分感動大家對台灣汽車運動,都還有非常高的熱情與期望!相信未來台灣能有更多更棒的賽事與選手!也期望未來台灣的汽車運動不論是賽事或是相關活動都能蓬勃發展。
—————————–
以下為專訪車手王瑞宏、施玟妤的內容
此篇為「滿州盃拉力賽」專文的最後一篇,本單元玩車趣將以大會參賽選手為採訪基底,紀錄車手從賽前準備到完成賽事的過程。
出發前,筆者在淡水整備時恰巧遇到台灣拉力常勝軍林沅滸。林沅滸與沈慧蘭夫妻檔也是熱情支持台灣拉力賽事的推廣,並時常提點筆者許多新的觀點與想法!
就像因為採訪RallyStar所舉辦的「拉力新手研習營」,結識鄭秀旻大哥與二姊(黃芷榆),也了解到鄭秀旻大哥對於拉力賽的「安全」有著一定程度的使命感與責任心。
專訪對象王瑞宏、施玟妤,拉力賽事資歷介於老手與新手中間還在成長階段,不過憑藉著熱情與努力的學習已經拿下多場賽事的冠亞軍獎盃。本次的戰車(小白)其實是原廠引擎,因為王瑞宏以前的出戰賽車是以 BMW E46 為主。
PS : 在車界除了已經非常有名的車手外,大多是自行籌措經費比賽,因此除了一定要強化的底盤與安全裝備外,目前還未有過多的經費升級引擎。
輪胎可說是影響比賽的關鍵之一,本次251號戰車的輪胎其實也不算太新,雖然堪用但不論是性能或品項都不能算是太出色。
由於本次「滿州盃拉力賽」的賽道特性與路面狀況,主辦單位有提醒選手加裝護板。由於時間緊迫,在無法快速訂購護板的情況下,王瑞宏決定DIY,自行以白鐵板緊急自製護板應急!
王瑞宏平日是景觀設計公司的小主管,所以要做車輛整備都要在晚間進行,王瑞宏表示他十分感謝他的家人能夠支持他的興趣和理想,也感謝身邊的朋友與車廠能夠時常伸出援手幫助他圓夢!
父子一同整備車輛,家人永遠是最好的後盾。
拉力賽通常有1天的探路與2~3天的正賽。
王瑞宏表示自己以前會為了節省開支,疲於奔命的當天前往比賽地點,但是常常造成精神過度疲累影響比賽情況。所以為了本次大賽,王瑞宏提前星期四就動身南下,一方面放鬆心情,也可以與家人有一些休息出遊的時間。
到達集結地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確認運送過來的比賽車輛狀況!
王瑞宏表示賽車最好由板車運送較為妥當,不但減少車輛耗損,也可以減少賽車在路上不必要的麻煩。
勘察完比賽的集結地後,要到大會所屬的辦事處辦理報到手續。
PS : 「集結地」是賽車停放與維修的地方,所以不一定是大會總部,想要參加的新手要多注意!
勘察完集結地也完成報到手續後,王瑞宏急著去買敬拜用的供品。王瑞宏表示,到一個地方比賽就要尊重當地的神祇,所以他都會在比賽前進行該有的祭拜儀式。
本次大會開放賽車也可以進行賽道探路,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車手可以自由探路了解賽道。前幾次探路,王瑞宏都駕駛自家用的廂型車先行探勘賽道狀況,王表示這是避免未知的風險影響到賽車的安全。
圖片上有紅黃兩條線,紅色線小切路旁草皮,可以用更快的速度過彎。黃色的線路比較保守,但是抓地力不變比較安全。
王瑞宏表示這種情形要親自下去用腳壓壓看,親自試試看地質是否穩固,千萬別只用眼睛看就妄下結論~
本次起點與終點都剛好有福德正神廟,許多老車手都會先來參拜祈求平安。
探路結束後車手也紛紛回到集結地準備。
與車隊一起出賽有非常多的優點,除了有車友幫忙,更有利於補給與整備!
PS : 超可愛的補給車!
除了實質上的幫助,朋友間的相互鼓勵也是一種力量。
如果是自己參加比賽,就會比較辛苦,如果碰到需要維修的情形也會壓縮車手的休息時間。不過,雖然碰到種種困難,這位車手依然努力出賽! 筆者忍不住偷拍了他與愛車對話的背影~(拉力賽車手:艾莉絲和陳政義)
本次過彎表現十分犀利的藍色馬區! (拉力賽車手:劉高岳和賴司瀚)
這次王瑞宏是自己參賽,雖然有家人的幫忙,但是面對車輛毀損或調教還是需要自立自強,因此在勘察過賽道後王瑞宏表示他將以車輛安全完賽為基礎出發。
因為賽車任何的損傷都有可能造成退賽的下場,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保守的策略是他唯一能夠選擇的方案。
本次專訪的王瑞宏休息區,筆者受到王瑞宏與他的家人許多照顧。也意外發現「得利卡」真是好車一台,可以上山下海還可以載機車與物資!在廣闊的比賽會場,機車才是真正的跑腿好幫手!!
大會裁判車出動! 比賽正式開跑!
PS : 本次也十分辛苦,一人身兼多職的大會人員。
終於要上場了! 王瑞宏由其子幫忙戴上護頸,選手比賽前一刻其實是最緊張的時候,為了避免出錯,人身裝備最好要相互檢查,或是由其他人員協助檢查穿戴。
副駕施玟妤的定心丸,愛犬「弟弟」!
PS : 比賽前適度的放鬆對於正賽的專注力有所幫助。
出發前,每位車手的表情都不同! 有的笑得燦爛~有些十分嚴肅~還有一些是非常緊張!
相信大家都聽說了,本次比賽十分困難,還好每位車手都平安無事。面對其他參賽選手的事故,就算身為對手,大家也都十分有同理心。 因為這是比賽,任何人都有可能會失誤。
拉力賽只要能自行返回都算完賽,因此車輛受損後的緊急搶修考驗著團隊合作與實力!!
不管是大修還是小修,任何的維修都十分緊急,因為每一輪的比賽間格時間都不長。
表面上輕鬆愜意的休息區~ 實際上第一輪比賽後王瑞宏的戰車也因為賽道的「跳台」路段受到損傷。還好出戰前緊急製作的白鐵護板發會功效,油底殼沒有破裂,但是排氣「頭段」依然斷裂!
拉力賽常勝軍專業車手 林沅滸 。
本次難得看到如此完整的法系軍團參戰。(拉力賽車手:詹啟志)
星期五的探路與星期六的比賽都是豔陽高照,誰知星期六的夜晚下起暴雨,加上強力的東北季風與落山風,一早集結區受創嚴重。
星期六的當晚大會緊急通知撤離比賽車輛,好險王瑞宏所訂的旅店離集結地只需10分鐘的車程,當晚趕緊撤離。
星期日當天王瑞宏將賽車與補給車停在集結區外檢查,因為原本的集結地已經受損,不過王瑞宏表示比賽就是會有許多突發情況,只要能安全比賽其它的細節都先不要追究,一切以眼前的比賽為主。
失去了原本的集結區,對於還需要整補維修的選手就只能更辛苦的加緊腳步。(拉力賽車手:郭奕崧和陳俊逢)
經過一輪的泥濘,趕緊清潔駕駛視野,以便下一輪繼續比拼! (拉力賽車手:Tasi Jeff 和 Vivian Huang)
四回合最後一輪的出戰! 趕緊做最後的調整。面對兩場乾地,兩場濕地的賽道,些微的調整也會影響其結果! (拉力賽車手:鼎盛藍)
經過四回合的賽事,我們這次的主人翁王瑞宏、施玟妤拿下該組別亞軍,全組別(全場不分車種組別)第七的好成績! 最速單圈出現在第4回合(濕地),時間為00:05:05。
以原廠引擎和頭段斷裂的情況下,加上相對保守的駕駛(怕車輛受損無後援),直到最後一圈王瑞宏才敢比較放手一搏。
PS : 這也讓各位有意願參加的賽事的選手參考,比賽(尤其是拉力)車輛維修是常態,最好能夠和車隊一起參加,比較能放手一搏。
王瑞宏、施玟妤最後拿下C1組別亞軍,全組別 第七,最速單圈 00:05:05。
最後恭喜所有參與的車手! 完成了這次充滿跳戰性的大賽。
PS : 因為單篇照片限制,其他車手的照片會放在下方的留言中! 請自行翻閱~感謝
最後當然是回程~
然而在這裡又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如果原先是以板車載運比賽車輛來到現場,當然是原車載回。
然而如果是自行前往比賽,車輛又不幸受損,筆者建議一定要請道路救援或是板車拖吊,以免發生意外。
另外!慶功宴或是放鬆的活動最好留到明後天,以免人在心情亢奮但又疲累的狀況下發生意外。比賽是一個流程,從出門比賽到平安回家才算是真正比完!
王瑞宏表示記得第一次參加比賽時,賽後整個人累塌,整整睡了一天,因此建議參賽新人多請一天假休息,如果當天實在很累千萬不可冒然回程~
玩車趣 「滿州盃拉力賽」專文 ~ 完!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
相關單元:
[舊文回顧] 本文章原文發佈於 2016/11/4 玩車趣Facebook粉絲團,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