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西班牙 GP 對照歷史經驗,賓士車隊基本上天下無敵。原本應當是死氣沉沉的比賽,沒想到 Max Verstappen 硬是單刀直入,挑戰改變歷史的可能!然而最後的「失敗」真的是紅牛策略的失誤嗎?為何一向靈活運用換胎策略的紅牛車隊,本次會保守至此?

2021 F1 西班牙 GP 賓士 Benz Lewis Hamilton #44 紅牛 Red Bull Max Verstappen #33

西班牙GP紅牛為何出此下策? (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賓士在西班牙 GP 長久獨霸的紀錄

西班牙 GP 簡直是賓士的風水寶地! Lewis Hamilton 對於本賽道的掌握,也擁有獨到又細膩的見解。除了賓士長期掌握這條賽道的優勢外,此賽道特性也比較偏向「防守」型的規劃,基本上只有大直線底有機會發動攻擊,因此正賽時的排位順序,比起其它賽道擁有更大的優勢與重要性。

賓士 Benz Lewis Hamilton 西班牙GP #44 桿位

Lewis Hamilton 拿下人生第100個桿位 (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混合動力時代,賓士挾著強大的動力優勢,完全壓制其他對手的桿位美夢,就算是今年本田動力單元大幅提升,加上降低下壓力規則與底盤設計上的衝擊。 Lewis Hamilton 依然穩健地奪下人生第 100 個桿位!而 1:16.741 的成績,也證明賓士對於此賽道的車輛掌握程度,更展現了不斷修正的空力套件發揮了作用,賓士車隊已經一定程度的強化賽車下壓力,找回的下壓力配合重新調整的底盤,賓士終於能夠逐步施展這輛車「本該擁有」的動力輸出。

紅牛車隊與 Max Verstappen 的突襲

排位僅落後 0.036 秒飲恨的 Max Verstappen ,無疑嶄露紅牛車隊想要奪下頭排的企圖,畢竟此站排位名次的重要性極高,因此紅牛一定繼續壓榨動力單元,給予 Max Verstappen 本錢能夠挑戰賓士雙雄。然而經過筆者上一站的分析,這套末代本田動力單元,展現了相較歷年來最大的優異輸出,但這畢竟是以「末代」做為出發點所設計的提升方案,雖然動力單元經過壓榨與強化,然而本質上已經接近(或超出)原始設計的極限。因此適度施展最大動力輸出或許可行,但當這套動力系統經過幾場高強度的賽事摧殘後,一定要進入「節約」使用的保護狀態,這也讓紅牛車隊與 Max Verstappen 的突襲,蒙上了一層不安的因子。

紅牛 Red Bull F1 賽車

紅牛動力單元「原始」體質,讓往後的競爭隱藏不安的因子。(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2021 F1 西班牙 GP 正賽的精彩廝殺與換胎策略

面對西班牙正賽起跑, Lewis Hamilton 與隊友 Valtteri Bottas 都位於賽道較乾淨的一側,兩輛賓士在進彎後也能發揮「夾殺」 Max Verstappen 的優勢。然而 Max Verstappen 優異的起跑,再加上帶有「荷蘭魚雷」風格的強力進彎攻勢,硬是壓下了 Hamilton 搶先進入了第一彎!由於氣溫較低,賓士賽車輪胎比較慢熱的特性,起步也較慢的 Valtteri Bottas ,彎中又被隊友 Hamilton 稍微壓縮了賽道空間,意外被起步非常積極的法拉利車手 Charles Leclerc 超越。

2021 F1 西班牙 GP 賓士 Benz Lewis Hamilton #44 紅牛 Red Bull Max Verstappen #33

Max Verstappen 優異的起跑,再加上強力進彎攻勢,硬是壓下 Lewis Hamilton 取得領先。(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就在場上 Verstappen 、 Hamilton 、 Leclerc 、 Bottas 各自準備發動拚殺時,角田裕毅的賽車發生了動力系統瞬間故障的狀況,引發了安全車繞行與再次動態起跑的狀態。面對這次的意外事件與再次起跑, Verstappen 都處理得宜,沒有讓 Hamilton 反超與拉近,而原本以為無法封鎖太久 Bottas 的法拉利車手 Leclerc ,也意外的壓制了 Bottas 一段時間,場上的情況對於紅牛車隊而言,好像看到了些許機會與曙光!

HONDA 角田裕毅 西班牙 GP 退賽

角田裕毅碰上本田動力單元故障,成為西班牙 GP 唯一退賽車手。(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然而紅牛為 Verstappen 第一次的換胎中,卻發生了小失誤, 4.2 秒的換胎時間讓 Verstappen 一口氣跌到了第五。此時照常理判斷,賓士車隊應該安排 Hamilton 利用對手的失誤空窗,賺取更換輪胎的最佳窗口。但賓士車隊卻選擇按部就班地繼續執行原訂計畫,直到第一套胎所設定的任務完成,才讓 Hamilton 進站換胎,這樣放棄突發紅利的「大器」策略,其實是賓士車隊相信自家賽車、車手與策略的自信。就連稍後讓 Bottas 提前進站換紅胎(此舉使 Bottas 當時名次立刻損失一位),爭取最佳單圈的時機點,事後看來都是賓士車隊驚人的正確判斷。

賓士 Benz Lewis Hamilton #44 紅牛 Red Bull Max Verstappen #33

西班牙 GP 紅牛與賓士各自拿出了極為不同的進站策略。(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反觀紅牛車隊的進站策略,選擇了保守硬撐的道路,這樣的選擇基本上沒有挑戰分站冠軍的氣魄,賽事推展到後期, Verstappen 只能苦撐或期待 Hamilton 賽車發生狀況,殘破的老胎與剩餘的圈數,都讓 Verstappen 沒有防守或換胎的機會。事後也證明了, Hamilton 在後半段賽程輕鬆超越 Verstappen ,而 Verstappen 終究還是要換胎的無奈。然而一項精明算計大膽執行的紅牛車隊,為何會和過去幾年的法拉利一樣,選擇這種被動又無力的換胎策略哩?

Hamilton 與 Verstappen 的優異表現,突破了紅牛車隊的想像

筆者在這裡提出我的看法,依照筆者的推論,賓士與紅牛車隊都執行了自己所設定的「最佳」計畫!而且紅牛車隊之所以沒有採取積極的換胎,反倒是對於今年挑戰 Hamilton 年度寶座,帶有一絲絲希望!坦白說此戰是賓士的天下,賓士的優勢與對此賽道的掌握非常完整,因此紅牛可能一開始就只有設定頒獎台位置,而不敢奢望一定要拿下冠軍。畢竟這是紅牛與本田動力單元最有競爭力的一年,只要小心操作加上一定程度的運氣加持,以 Verstappen 的優秀表現,說不定可以用極小的分數差距挑戰世界冠軍。

2021 F1 西班牙 GP 賓士 Benz Lewis Hamilton #44 紅牛 Red Bull Max Verstappen #33

Hamilton 與 Verstappen 的優異表現,突破了車隊與大家的想像。(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然而如果擁有這樣遠大的目標,就要小心謹慎的選擇每一場戰爭,如果不小心因為任何因數發生「退賽」的狀況,很可能就再也沒有追擊的空間,畢竟賓士的穩定度與動力單元妥善率,絕對是目前場上的最佳武器。相較之下,末代本田動力單元雖然在輸出上,終於能趕上賓士,然而體質上筆者已經分析過其弱點,如果不好好規劃使用,一不小心提前故障不但損失積分,還很有可能影響到一整季的配額與罰則。依筆者評估,本站紅牛與 Verstappen 都知道大概的位置是拿下第二名,並且積極爭取最快單圈外加的一分補貼。紅牛在這整個計畫中,唯一沒想到的是 Hamilton 與 Verstappen 的優異表現!竟然能擠出「額外」的希望與驚訝!

賓士 Benz Lewis Hamilton #44 紅牛 Red Bull Max Verstappen #33

西班牙站賓士擁有絕對優勢,紅牛只能小心做出選擇。(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紅牛車隊可能沒想到 Verstappen 居然能夠領先 Hamilton ,因此將 Verstappen 的換胎壓到最後一刻,紅牛這樣的規劃,並不是期待 Verstappen 能夠防守 Hamilton ,而是期待場上能夠出現突發狀況,趁機抓進站時機或是其它機會。畢竟就算沒有任何狀況發生, Verstappen 也能力保第二名的積分,而如果賓士另一位車手 Bottas 與 Verstappen 有安全秒差, Verstappen 還能在最後進站換胎拿下最快單圈,畢竟此時 Hamilton 不太可能冒大風險去搶這外加的一分,而 Bottas 也沒有新鮮紅胎可以使用,這種推論可以從 Verstappen 根本沒防守 Hamilton ,與賽後淡定還有點喜悅的狀態中可以看出。

RedBull 紅牛 工程師 Max Verstappen

能夠保住第二成績外加最快單圈一分,是紅牛工程師與 Verstappen 最大的目標。(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而如果 Verstappen 選擇當下進站換胎追擊 Hamilton ,以西班牙賽道的特性、 Hamilton 的強悍、剩餘的圈數、賓士賽車的體質,再加上紅牛賽車自己的問題、爭取年度冠軍的計畫、原定作戰目標的達成,紅牛的工程師做出了最大利益下的選擇。筆者實在不想這樣說,今天的紅牛工程師,就像三國演義中的孔明北伐,在實力、資源都小於對手的狀態下,多次北伐之所以還能小有斬獲(都還能平安返回),都是孔明的特質「運籌帷幄」等待機會,雖然大家都知道孔明最後一次北伐依然選擇相對安全的「五仗原」,而不是危險卻離敵都最近的「子午谷」,我們雖然都知道孔明最終病死五仗原,然而後世軍事家分析,以當年蜀國北伐的兵力與資源,無論走哪一條道路,結局都無法擊敗敵軍。因此雖然各朝各代都有人指出孔明「雖運籌帷幄,卻無法決勝千里」,然而或許北伐的目的從頭到尾都不是擊敗魏國,而是利用每次北伐的化學反應,等待時間積累與王朝的延續。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相關單元:

2021 F1 西班牙 GP 分析:紅牛為何出此下策?是不敢?不能?還是不得已?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