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筆者都將 Mercedes 與 Ferrari 一同比較,然而以法拉利目前的狀態,如何力抗奧斯頓·馬丁(Aston Martin)的進擊,或許比重返前三強還來的棘手!本篇將重點擺在 Aston Martin、Ferrari 兩隊,並藉由這兩大車隊解釋今年各隊的賽車設計方向。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Ferrari 的競爭對手是 Aston Martin ,各隊空力設計在於「補救」下壓力。
今年的新賽車研發方向,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兩個集團。一個集團是有部分能力(或是選擇)探索 2022 新賽季研發概念的集團,另一個集團則是純粹升級 2020 賽車,以壓榨賽車最後實力為目標。 2021 對於各家研發團隊來說,本就踩著不同高度的研發起點,以最熱門的三家車廠 Mercedes 、 Ferrari 、 Red Bull 來說,對於原本就無緣競爭世界冠軍的 Ferrari ,本來應該要按部就班的忍耐到 2022 絕地反攻,但是碰上了市場同質性極強的 Aston Martin 挑戰,或許影響了今年賽車的研發方向,「尷尬」的研發目標,讓筆者擔心 Ferrari 面對新賽季的狀態。
今年 Ferrari SF21 賽車,研發目標有些「尷尬」!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說真的,今年空力套件的研發方向,大多偏向「補救」因規則所喪失的下壓力,以「可見」的外觀來說,各家車隊並沒有太大的亮點與突破。筆者有注意到 McLaren 在底板擴散器的設計,但我的解釋比較偏向該隊更換動力單元廠商後的底盤調整,這些設計可以帶來更好的氣流應用,此設計也的確簡單明瞭,然而 McLaren 一定是因為整體賽車重心與懸吊的調整,因此能夠藉由此設計補強與修正,但是此法未必適合其它車隊賽車的設定平衡,這也是為何目前還沒有車隊跟上使用的原因。
McLaren 所提出的底板擴散器設計,未必符合其他車隊需求。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因此在底盤設計(含底板空力改良)與機械抓地力的改良調整,成為了打破僵局的關鍵。在 Aston Martin 方面,今年是一個打敗 Ferrari 的大好時機,就算沒有太多的研發時間, Aston Martin 也必須找出積極又有效的賽車提升方法!既然沒有時間研發,我們的豪氣大俠 Lawrence Stroll 立即用「錢」來解決這問題!「錢」或許不能買時間,但是「錢」卻可以買其他人用時間換來的成果!
面對 Aston Martin 今年的提升 Lawrence Stroll 立即用「錢」來解決這問題!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2021 Aston Martin- AMR21 賽車,除了「購買」現有技術,更加入了「合作」項目!
筆者在文章「 2021 F1 雜談:Aston Martin F1 玩真的還是玩假的? 」中說過 Lawrence Stroll 父子是複製 Red Bull 車隊成功打入 F1 的經驗。因此除了把握今年擊敗 Ferrari 車隊的甜蜜時間點外,依照其子 Lance Stroll 參與 F1 的期程安排, Aston Martin F1 Team 需要在五年左右打造出能夠幫助 Lance Stroll 挑戰世界冠軍的賽車。因此這支車隊除了用「錢」來解決問題外,本身也網羅了許多具備一線水準的工程團隊加入。那到底哪些東西是「錢」買來的?那些東西又是自己研發的產品?
購買賓士賽車穩定的產品,是目前 Aston Martin 正確的道路。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以本次研發時間的急迫性,筆者大膽推斷這輛 AMR21 賽車身上,全部都是「錢」+「合作」下的成果。針對 2021 千載難逢挑戰法拉利的時機點,貿然採用自行研發未成熟的實驗品,絕對不是聰明的決定,購買與賓士賽車一樣穩定的產品才是上策。例如調整與賓士 W11 賽車類似的底盤與懸吊系統,並且由本次 AMR21 的發動機外蓋,可以研判其進氣管路與動力單元分布,與最新的 Mercedes F1 W12 賽車應該屬於同級,動力的版本應該比同樣採用 Mercedes 動力單元的 McLaren 、 Williams 擁有更多的「原廠細節」可以調整與延伸。單單繼承賓士底盤與懸吊系統, AMR21 賽車比起去年的彎道表現,應該有不小的提升。同時升級最新的動力單元版本,又強化了速度上的表現,扣除適應上的磨合期,這輛 AMR21 賽車實力不容小覷。
扣除適應上的磨合期, AMR21 賽車實力足夠挑戰分站冠軍。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Aston Martin- AMR21 賽車其實是賓士車隊兩年前的「激進版本」?
以上是「購買」的部分,那 Aston Martin 與 Mercedes 「合作」的部分又有哪些?這部分的重點剛好都擺在 AMR21 賽車的中段,例如「緊緻的側箱設計」與「波紋(波浪)狀底板邊緣」。筆者大膽假設 AMR21 的側箱構型,是賓士團隊針對未來的實驗,同時也是驗證主要對手 Red Bull 設計的範例!由於底盤面積的改動,此種「緊緻側箱」設計更能凸顯優勢,這種設計手法其實可以追溯到 Adrian Newey 還待在 McLaren Mercedes Benz F1 的年代,而當時也帶來了極優秀的速度,但也間接影響到散熱,造成當時賽車妥善率極差的問題(其中原因筆者分析過,絕非單一設計造成故障率升高)。如果撇除當年 McLaren 與 Mercedes 的紛爭,其實是可以圓滿優化此一設計,然而 McLaren 管理階層的各項政治角力,最終只能讓此一設計手法留到 Adrian Newey 配合 Red Bull 的時期發揚光大!
Aston Martin AMR21「緊緻的側箱設計」與「波紋(波浪)狀底板邊緣」是與賓士合作的產物。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由於有一些潛在風險,又因為近年來賓士賽車成績的一帆風順,因此上述的「緊緻側箱」設計一直沒有上場機會。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筆者兩年前提過,賓士賽車的空力設計相對保守,而且很多地方刻意「弱化」處理,而有些設計又有較「激進」的概念?因此當時筆者推測賓士應該有一個「激進版本」的賽車設計方案,只是礙於德國人的謹慎,始終只擷取驗證後的設計,並採用「套件」的方式附加。而目前賓士面對此動力單元最後的尾聲,又伴隨著 Lawrence Stroll 想要積極突破的目標,這張被封存的設計方案,或許就是今日的 Aston Martin- AMR21 的樣貌!也很可能開啟雙方關鍵開發的重要里程碑!
Aston Martin- AMR21 以筆者推斷是當年賓士的「激進」版本!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Ferrari SF21 賽車,找回動力是關鍵! SF21 基本架構修正回 2019 年開發方向。
一句話說完法拉利今年賽車設計重點,那就是「沒動力就死定了」!在沒有「動力類固醇」的情況下,去年賽季法拉利動力單元艦隊完全沉沒,原本就是走險棋的賽車設計,又碰到檢舉與疫情拖延規則更新,今年其實還是「忍耐」的一年。參照 Alfa Romeo Racing 指出今年動力單元回升約 20 匹馬力, Ferrari 本家應該可以擠出約 20~30 匹的動力成長空間,相關方法可以參照筆者「 2021 F1 雜談:法拉利 2022 全新引擎設計,是大膽跨步還是最後步數? 」這篇文章。
Ferrari SF21 賽車的關鍵在於動力是否有效回升。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2021 法拉利的動力一定有所提升,然而夠不夠支撐賽車在直線路段所拿下的優勢?還是動力只提升回到一般競爭者的水平?攸關法拉利全體幹部的生死,尤其是法拉利背後的投資高層已經無法再忍耐,那沉重的「開封府鍘刀」也已經磨亮準備!各位讀者可以參考專業車手兼賽評 林帛亨在臉書的發表—文章連結請點此,內容辛辣但是針針見血!
各位讀完後就知今年法拉利的處境了,至於 Ferrari SF21 賽車空力的設計方向,就是「補救」下壓力、強化流速、破風降阻,這些更動只能算是「修正套件」。至於比較「激進」的設計,都灌在可憐的實驗體 Alfa Romeo C41 身上,有如實驗前翼渦流效果的前翼設計,應該是給一軍法拉利作為對照組。多層又寬扁化的前鼻設計,則是為了未來法拉利取得大動力優勢構型的數據收集(難道 2022 動力真有突破)。 Ferrari SF21 比較有新意的設計,應該屬於向下縮減的側箱設計,其氣流引導到後方,究竟會不會透過尾翼或底板打上的氣流產生效果?成為了法拉利在空力設計上,真正有看頭有潛力的「未來」規劃實驗!
Ferrari SF21 賽車空力設計亮點,在於透過新型側箱設計,氣流引導到後方是否有協助效應。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相關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