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了法拉利 F1-75 類似「第五代戰鬥機」中的 Su-57 ,今天來說說 Adrian Newey 的冠軍作品 Red Bull RB18 與 2023 F1 RB19 ,會不會像美國空軍王牌戰鬥機 F-22 Raptor 「猛禽」,一樣制霸天下卻遇到中期升級的困難?
本圖是針對目前 2023 F1 RB19 賽車 – 紅牛 RedBull 性能對比戰機 F-22 特性之插圖。(圖片出處:魚點設計繪製)
Adrian Newey 這個可怕的怪物,永遠都能有標準答案外的完美解答!針對 2022 年 Red Bull RB18 的直接分析,可以參考相關文章: 2022 F1 賽車設計分析與天才 Adrian Newey!
2022 賽季初期 Red Bull RB18 曾經遇到了一段不穩定期,巴林開幕賽「故障、發爐、轉圈圈」幾乎全軍覆沒!但是這些問題基本上和車輛的設計大方向無關,問題都來自於電子系統、動力系統這兩大方面。幸好紅牛團隊都做到了「分秒必爭」的巨大努力,全隊上下「溝通」順暢無礙,方向一致的幫助完善了 RB18 的各項軟硬體,妥善率也開始直線飆升。整個 2022 賽季,紅牛幾乎完美掌握了此輛賽車的「甜蜜點」,這大大幫助了未來 RB19 的研改與升級!
2022 賽季,紅牛完美掌握了此輛賽車的「甜蜜點」,大大幫助了未來 RB19 的研改與升級!(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為何筆者會說 RB18 類似美國空軍王牌 F-22 Raptor 「猛禽」戰機,原因在於它們都掌握了開創新領域的先機,並且也小心地避免「某些」可能壞事的新產品,並用「相對成熟」的備用選項上陣,在全新開發的道路上,保留了一條安全的繩索過河。和法拉利一樣,紅牛也是保留了一條安全的道路,才進行未知領域的開發,然而法拉利所選的安全道路是「較中性保守」的底盤與空力開發,而紅牛 Adrian Newey 選擇保留升級過後的「老版本」動力單元,而在自己拿手的底盤與空力開發方面,大刀闊斧!
去年面對全新賽車開發,一樣是保留拿手項目作為王牌,然而紅牛與法拉利卻得到不一樣的結果。(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當年美國空軍有兩個未來機體選項, YF-22 與 YF-23 可以選擇,在動力方面其實也有多個選擇,其中又以普惠 PW5000 ( XF119 ) 與奇異 GE37 ( XF120 ) 最有潛力 ( 註: XF 也有一段時期註解為 YF )。雖然 YF-22 與 YF-23 都有裝備這兩種發動機實驗飛行,然而 YF-23 明顯較注重潛力更強大的奇異 GE37 ( XF120 ) 發動機搭配,而 YF-22 團隊則選擇技術已經成熟,基本架構屬於舊產品大幅強化後的普惠 PW5000 ( XF119 ) 發動機。各位是不是聞出了一些法拉利與紅牛,分別在動力單元選擇上的味道!
有的時候,保守的老產品的確能夠幫助大型開發項目的穩定性,如當年美國空軍對發動機的選擇。(圖片出處:U.S. Air Force官方網站)
照理講,技術擁有跨時代突破的奇異公司產品,率先掌握了「變循環」發動機的開發,完美的實現超機動、超省油、全速域的各項指標。然而美國空軍當時剛剛經歷了「一系列」漫長且失敗的先進開發計畫,先別說空軍內部對再次跨世代的挑戰信心不足,美國審計部更是磨刀霍霍恨不得一刀解決了空軍近年來的失策。這些大環境因素的影響,再加上推出 YF-23 的諾斯洛普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都有著比較「報喜不報憂」的前例,因此當年的先進戰術戰鬥機計畫,最終由動力採取保守選項,空力設計全方面進度領先的 YF-22 拿下訂單,也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台跨入「第五代戰鬥機」的頭籌。
當年 YF-22 能夠擊敗對手,計畫的「穩定性」絕對是致勝關鍵,管理開發風險的單位居功厥偉。(圖片出處:U.S. Air Force官方網站)
由於沒有完整的動力單元研發能力,紅牛車隊一路走來都是以底盤配合車體空力設計做為開發核心,在動力單元上則是嘗試過許多公司的產品與合作,在這段不算短的 F1 參賽歲月中,紅牛高層越玩越有心得,不斷企圖收購、合併、合作許多有潛力的動力開發團隊與廠商。其中又以目前的合作夥伴 Honda 本田有著「莫名奇妙」的牽絆!在紅牛車隊的開發歷史中,以往與 Ford 、 Renault 的合作,紅牛都比較屬於被動的腳色。沒想到近年卻遇到了一家研發實力深厚,但母公司高層政策優柔寡斷、猶疑不定,面對是否參與 F1 賽事有如電影「方唐鏡」跳進又跳出的奇妙日本公司!
Red Bull 經過多年動力廠商的更迭,又回到最初的夥伴 Ford 懷抱,不禁讓人想起 JAGUAR 車隊的轉型。(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筆者認為 2023 年 Red Bull RB19 的設計,應該會有兩個版本,類似 2022 年賓士面臨的情況。而要推出哪一個版本,除了取決於對手相對的實力以外,也取決於紅牛面對自身掌握的動力單元技術開發、 2026 年新動力單元廠商 Ford 的接洽磨合、與潛在「大型廠商」最後談判的影響。其實就像美國空軍對 F-22 的態度一樣,她是如此的優秀,如此的強大,但卻也是如此的尷尬! F-22 與 RB18 都是當今世上的王者,然而領先者永遠想著再次突破與進化,但是要將 1997 年就首飛的 F-22 航電、控制、動力再次強化,倒不如全力開發下一個世代的 20 年傳奇新作,畢竟只要針對已經毫無對手的 F-22 來點小小的提升,她的戰力依然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F-22 與 RB18 的缺點都是「太完美」,因此勾引高層想提早開發下一個世代的絕對優勢,而非改善現況。(圖片出處:U.S. Air Force官方網站)
紅牛團隊目前最大的困擾,應該是主要對手賓士的實力究竟如何?到底要在受到 FIA 上一季開發處罰與總體預算分配的狀況下,針對 Red Bull RB19 的升級幅度拿捏,到底是要將資源徹底下放,並且再次優化這具老動力單元?還是在今年就開始與新動力單元廠商 Ford 開始研發 2026 的全新世代?如果紅牛最後是選擇 2026 年的未來大計,那 RB19 大概是針對車體重心、車身重量、車輛抓地力與各賽道特性推出相對應的套件,在動力單元方面,要再壓榨動力應該是相當困難、因此不如改善全動力開啟的時間、油耗、反應速度與妥善率的提升。
Red Bull RB19 的最終樣式,來自於主要對手新賽車的狀態,期開發釋出類似去年賓士的階段性升級。(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針對前幾日紅牛官方釋出的圖片,各位就當作是紅牛的「固定塗裝秀」就好,至於 Red Bull RB19 的金身,或許要到巴林開幕賽甚至澳洲 GP 才有機會看到比較確定的版本。至於始終猶疑不決的本田公司,居然也在最後關頭加入了 2026 年動力單元的行列,因此 HRC ( Honda ) 將與 Ferrari 、 Mercedes 、 Audi 、 Red Bull Ford 、 Alpine ( Renault ) 一同闖蕩 2026 新動力單元的賽季!至於有誰願意與雖有堅強實力但參賽意願「方唐鏡」的本田合作?讓筆者想想看,或許剛剛把家中關鍵「石頭」排出的 McLaren ,或許能夠來一場破鏡重圓的故事。
Red Bull RB19 的金身,或許要到巴林開幕賽甚至澳洲 GP 才有機會看到比較確定的版本。(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相關賽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