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各車隊面對全新開發與規則大改,將面對「混亂、隱藏、變因」的挑戰!也大概提了一下,「抓方向」是今年各大設計總監的首要任務!畢竟今年針對動力系統,大會有提出明確的分階段凍結開發,再加上環保燃料的修正,今年各家車隊的動力應該會較為接近,而且就算「你」發現貴車隊的新動力單元效能低下,可能也只能選擇其它補救方法,或是坦然接受續簽「展望未來」的願望。
(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撇除動力系統上的「限縮」,新賽車在輪胎與輪圈上,車隊能夠開發的選項,也因大會調整規範與輪圈統一供應,所以這方面車隊也無法施力太多。因此,本次賽車設計的勝負關鍵,大幅度押在誰能「玩好」地面效應的運用。而圍繞著這股「吸」力的研發與「排除問題」,就是各隊發揮創意與科學實驗的真本事。比起「資源」方面的助益,當面對開發全新的課題時,「經驗」與「創意」才是設計的啟動鍵,而「資源」的最大功用,則是用來「解決問題」與「實驗驗證」的油門!本次在創意方面,大概可以分成「三種設計方向」,其中有一隊的設計巧思,足足讓筆者跪著讚嘆了許久!
「抓方向」與「排除問題」考驗各大設計總監的真本事!圖為紅牛 2022 賽車設計 (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再往下閱讀之前,我們先把看不到的底盤暗流通通先掠過,動力、懸吊與配重問題也先弱化,並且直接忽略「只能淺嚐型」的 Williams 與 Haas ,其保守的設計與最大的進氣開口,是針對妥善率的考量,車身後段大幅度內縮,則是要讓氣流快速通過,然而礙於開發成本與資源,他們都沒有餘力設計與實驗更多需要「數據」驗證的附加套件。至於本屆的附庸「實驗機體型」,依然由 Alfa Romeo 拿下。
本屆的附庸「實驗機體型」,依然由 Alfa Romeo 拿下。圖內第一台車為 Alfa Romeo 2022 賽車設計 (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法拉利 Ferrari —「看起來很激進,其實很保守」
法拉利新賽車,前鼻與鼻翼的設計偏向導流,並且筆者保留法拉利可能有採用隱藏式的氣流管道設計。而紅軍最精華的車身中段部分,車側可分為一股「下方導流」加上側箱上方的「下壓式渦流區」。說到這裡必須特別聲明一下,這個「下壓式渦流區」算是筆者自己的推測,而推測依據是來自某些戰機也會運用這樣的設計(反向式佈局),然而也有可能只是加速拉走開孔排出的熱氣,或是加速排出有可能隱藏的氣管通路氣體。
Ferrari最精華的車身中段部分,車側可分為一股「下方導流」加上側箱上方的「下壓式渦流區」。圖為法拉利 2022賽車設計 (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法拉利工程師企圖利用下「吸」上「壓」的方式強化車身穩定度,這種設計其實很傳統,它的原理和過往允許附加許多導翼的氣動原理相同,較寬大的側箱也能擋住或改變前方氣流,較利於尾端的氣流整理,而且筆者認為這個寬大的側箱形狀,非常有可能再次調整角度與優化。整體看起來法拉利團隊的確十分用心,賽車單從外表看起來也很有特色,然而是否和紅軍官方宣稱的一樣「侵略性」十足,或許還需要一些隱藏設計或法寶加持。
Ferrari 較寬大的側箱能夠擋住或改變前方氣流,較利於尾端的氣流整理。(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賓士 Benz —「深藏不漏型」
賓士新賽車外表看起來很保守,其實秘密全部壓在肚子裡!筆者是如何推斷?首先賓士雖然採取了類似小牛的鼻翼設計,然而在鼻翼與鼻頭連接處,設計了超巨大的漏斗狀(畚箕狀)開口,這根本大大方方的「明示」賓士設計完全壓在「吸」這個選項的無限可能!再加上車身中部下方,那有如空力測試套件的引流設計,與兩旁為了「隱藏氣路」、「調整壓力」與減緩「Porpoising 豚跳效應」的底盤外緣,賓士可以說是全力賭上新規則底盤設計的最大效果!
前翼超巨大的漏斗狀(畚箕狀)開口,「明示」賓士設計完全壓在「吸」這個選項的無限可能!(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然而這確有很大的隱憂,那就是這樣的設計需要非常多的測試驗證與數據收集,在測試時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賓士團隊是否能驗證與優化其設計至為重要!銀箭賽車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稱霸,去年被迫面對大會強制修改底盤規則的考驗,雖然最終銀箭神器被神風紅牛擊敗,然而賓士工程團隊也強化理解與開發賽車底盤。筆者始終相信路不會白走,多紮的馬步不會浪費,就讓我們看看今年賓士會為我們送上何種驚奇!
賓士新賽車外表看起來很保守,其實秘密全部壓在肚子裡!(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紅牛車系 —「大玩特玩型」
先來說說小牛賽車的狀態,小牛賽車的鼻頭與鼻翼大面積連接,車體中段部分線條明顯往下收並且與底盤連結,搭配車側兩條下收的曲線,強化空氣流動所帶來的效益,而由車體後方看過去,我們可以發現小牛隱藏至少兩個,隧道式空氣動力佈局,證明了小牛賽車也將實力壓在「肚子裡」的設計。
Alpha Tauri 新賽車搭配車側兩條下收的曲線,強化空氣流動所帶來的效益。圖為小牛 2022賽車設計(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簡單介紹了小牛賽車,我們來談談讓筆者跪著讚嘆許久的 Adrian Newey 新作品 Red Bull RB18 賽車。這輛賽車外表直接明擺著無論「吸」或「壓」我全都要! Adrian Newey 直接壓光了所有能用的空間與角度,讓所有氣流形成多股路徑,簡直達到賽車內外都有氣流吸引力的可能性。這種設計方式與法拉利有本質上的不同,紅牛的設計是「全新發想」而非舊方法的改良!就像瑪丹娜開啟了內衣外穿一樣,先不管美醜,但是她已經跨了時代。
Adrian Newey 直接壓光了所有能用的空間與角度,達到賽車內外都有氣流吸引力的可能性。(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既然「地面效應」的運用來自飛行器設計的反轉,那我們的 Adrian Newey 自然拿出擁有藝術家想法的獨特思考,直接扒去車身側邊外殼,讓整輛車被空氣力學包覆,在筆者眼中 RB18 賽車就像一條魚!從頭到尾都為了流體力學。簡單說了一下外表可展示的豪邁,讓我們推敲一下這輛怪物肚子裡藏的無限可能。
直接扒去車身側邊外殼, RB18 賽車就像一條魚!從頭到尾都為了流體力學。(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超高的鼻頭與鼻翼佈局,搭配全新設計的前後懸吊,紅牛新車張狂的宣告,我要的是氣流引導入腹內,至於那些低鼻頭帶來的下壓力好處,設計師表示「我送給你」!這是 Adrian Newey 讓賽車吞下來的第一口氣流,車身中段長長的「托盤」延伸部分,讓賽車內外都切開氣流,並且吞下第二口氣流,還不算我們看不見的底盤開口,這隻末代神風紅牛把空氣吞入車內與底盤,然後在「加壓」(筆者推測)往外排出,也就是說它是一台超級空氣吸盤,「吞入、壓出、密封」是 Adrian Newey 這個光頭怪物對於新規則的答卷。
它是一台超級空氣吸盤,「吞入、壓出、密封」是 Adrian Newey 這個光頭怪物對於新規則的答卷。(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看似簡單的車尾導流設計,至少擁有二個巨大的隧道式出口,這與賓士的設計相同,至於實際功效就要看看是哪位吞的量大,究竟「巨嘴大白鯊–賓士」還是「寬嘴鯨鯊–紅牛」能夠玩透這新規則下的底盤設計,筆者想想都興奮!不過話說回來,除非末代神風的心臟出了問題,或是筆者最擔心的「驗證」與「優化」時間不足,否則筆者直接可以宣佈,無論未來紅牛團隊表現如何,或是賽場競爭的命運之神要如何編導? Adrian Newey 與這輛賽車都已經讓筆者感動不已~畢竟我還跪著仰望,用我的鍵盤打下我所看到的奇蹟!
Adrian Newey 與這輛賽車都已經讓筆者感動不已。(圖片出處: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相關賽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