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F1 充滿「爭議」的 巴林 GP 意外得精彩非凡!彷彿時光倒流,來到了當年紅軍與銀箭廝殺的美好年代。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賓士的動力依然驚人,327.4km的直線速度果然有夠霸氣。原以為賓士的正賽會跟排位賽一樣穩穩拿下冠軍,沒想到設定較為「中性」的法拉利,也憑藉較優異的進站時機與空力表現,硬是擊敗了賓士車隊一舉拿下冠軍。今天的文章中筆者不會評論這兩位「一軍」的情況,因為經過了三場比賽,不論是法拉利或賓士車隊,都已經抓到了新賽車的研發方向。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對工程人員來說,每一場比賽所反饋的訊息,都是判斷研發或改良計畫的「領航點」,如果每一場比賽都有正向的提升,就證明所預想的設計與規劃正確,可以加快腳步升級賽車的性能!畢竟回到歐洲戰場後,各家車隊的實力又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與變化,在這一方面,法拉利與賓士都穩定了下來。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相對之下原本動力就較弱的Red Bull RB13賽車就比較麻煩,在設定上明顯還未掌握最佳狀態。就算要推出提升方案,所能參考的「領航點」也明顯不足,更慘的是動力系統究竟何時能夠提升?提升幅度有多大?有沒有什麼「特殊需求」需要配合?都是未知的情況。
不過!紅牛車隊倒是提出,該隊回到歐洲後會有大幅度的升級與改良!這可能預告雷諾的動力單元已經有所提升,並且穩定度還不錯,再給予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正式推出。另一種可能就是車隊經過這三場的研判後,將放棄現有的空力系統,採取與其它車隊一樣的佈局方式。
如果是這種提升方案,那麼應該就是當年研發此賽車空力系統的備案,加上參考目前領先集團所設計出的「方案B」,期待回到歐洲後可以看到紅牛也加入這場精彩的大會戰。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其實開賽至今,最令筆者感到開心的車隊是 Haas 車隊, Haas VF-17 賽車推出時,筆者就發現VF-17的設計非常「巧妙」融合法拉利與賓士的精髓,而且還結合得很「合理」!筆者所說的「合理」是指 VF-17 將這些特點都安排得十分理想,而且沒有模仿一些較危險、較不穩定的設計。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其實以往像這種小車隊在開發過程中,學習與模仿大車隊的設計乃是常態,這一點也不可恥。一級方程式的開發,原本就是用鈔票才能堆疊出來的產物。但是VF-17的競爭力與成熟度實在令人讚嘆!這已經不是臨摹之下的產物,而是有大量數據與分析後的結晶,看來該隊當初積極研發的超級電腦,與尖端風動模擬軟體是關鍵!配合無數次的「機上」實驗,該隊完全發揮了「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實力。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比起 Haas 車隊的驚艷表現,那個粉到讓筆者一直聯想「草莓口味無尾熊餅乾」與「環法車隊」塗裝的 Force India 車隊,您終於睡醒了。 Force India VJM10 這輛賽車的威力終於釋放出來,相信車隊經過三場比賽的適應後,也逐漸掌握到該車的調教方向,加上該車隊在「中段班」裡屬於小康家庭,往後的比賽表現應該會越來越好,甚至是中段班的「班長」,強力危脅傳統「中段班」模範生 Williams 車隊。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總歸,在這場高速、高壓、高熱、高沙的巴林大賽中,能順利活下來的車隊與賽車,不管名次最後如何,都至少證明了新研發的賽車穩定度。至於那個小毛病一堆、大毛病特多、MGU-H故障、發動機部件破損的McLaren車隊,以當家車手 Alonso 的抱怨中可以聽出來,本田的動力單元真的很不給力,不過有一段奇妙的對話頗令人玩味? Alonso 在賽後與比賽時的對話中一再提及:「賽車的動力時有時無,起跑時還有競爭力,但開到比賽中段以後動力越來越弱」。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看起來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而且互相影響!筆者請教了幾位技師與專家後,有人提出可能是動力單元過熱,有人提出是電子系統問題,又可能是供油系統問題,但也有可能是工作人員的保護調整。不論是車手、車隊粉絲、車手粉絲甚至是本田的粉絲都對這新動力單元失望透頂。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其實「它」有進步,在退賽前Alonso有一段廝殺過程且時間不短,而在這個頗嚴苛的賽道環境中,這套動力單元比起前幾場有了進步,但是我們也無法判斷這是否是工程人員,採取了更保守的設定來支撐比賽。目前最可怕的一點在於,這套動力系統值不值得再改進與研發?如果是新推出後的「陣痛期」,那還值得持續改良,如果是整體設計方向錯誤!那最好及早開發新的設計案。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有的時候忍痛放棄也是一種勇氣,法拉利今日的成功也是來自前幾個賽季的割捨。加油了McLaren車隊!加油了「大橘子」!
(上圖素材取至F1官網)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
相關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