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說實話,本次的奧地利站沒有想像中的熱血沸騰!這可能要歸咎幾個原因,其一是因為早在排位賽前, Lewis Hamilton 就因為更換變速箱,正賽要罰退五位,使得上一戰打得火熱的「劇情」瞬間冷掉一半。其二要歸功於 Toro Rosso 的車手 Daniil Kvyat 起跑時稍嫌過度的超車路線,一口氣將不論排位賽,或當地車迷都十分多得驚人的 Max Verstappen 與運氣實在令人難過的 Fernando Alonso 一同請下場。

2017 F1 奧地利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2017 F1 奧地利GP 排位賽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被這樣一攪和,整場比賽的「不安定因子」頓時減少,整場比賽回歸「保護輪胎」大戰,這條奧地利賽道一共有兩個 DRS 區可以使用,賽道高低落差頗大,並且在入彎時為求最佳進出彎速度,車手必須採取利用車身慣性原理的特點,刻意將車身動態往彎中「拋」,這樣就需要將車輪平滑上路沿石,但奧地利站的路沿不太友善,其角度與高度都會大大傷害輪胎的狀況!

2017 F1 奧地利GP 車輪平滑上路沿石 DRS 賽道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這裡就可以解釋 Lewis Hamilton 的圈數為何無法一直維持,擁有全場最強動力輸出的賓士車隊,在直線路段的尾速與再加速的時間都比法拉利來得優秀。賓士仗著動力的強勢,硬是將紅胎的時間做得跟紫胎相同!然而在彎中依然是法拉利 SF70H 較為均衡,因此在幾圈快速追擊與路沿石的「刮胎」過後, Lewis Hamilton 也只能進入較為保護車輪的模式,畢竟經過高速、起伏與路沿的折磨, Lewis Hamilton 連原本的車身設定都被震到「跑位」!因此造成原本就設定較為激進的轉向過度模式變得更加危險,在這裡不得不佩服 Lewis Hamilton 的體能與專注度。

2017 F1 奧地利 賓士 Benz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說到專注度,就要說一下 Max Verstappen 的問題。 Max Verstappen 絕對是未來的巨星,年輕的本錢與異於常人的駕駛技巧,絕對會是挑戰 Lewis Hamilton 的殺手級人物。這兩位車手類型十分相同,但是 Max Verstappen 還是缺乏一些「穩定」的元素,有時一些較為毛躁的舉動,與壓力下的反應都還需再進化。本次在奧地利滿場粉絲的壓力下,幾乎慢一拍的起跑也讓自己受到後方追撞的傷害。不過這些都會隨著經驗而改善,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大戰中,這兩位相同屬性的前後期車手將會有許多黑與白的爭奪。

2017 F1 奧地利GP 紅牛 RedBull Max Verstappen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最後來說一下車隊戰略上的問題。要討論這種問題,只能盡量以最大利益面去推論,否則很容易陷入各別支持者與流言中。本次要大大讚美賓士車隊的「自由與開放」,賽前有許多人推測排位第一的 Valtteri Bottas 將會發揮「僚機」壓車的功能,盡量擋住 Ferrari 車手 Sebastian Vettel 的時間,讓競爭年度冠軍頭銜的 Lewis Hamilton 擁有更多的籌碼,但是這樣的推論隨著比賽的進行被一一打破。 Valtteri Bottas 在拉開一段安全距離後,採取一快一慢的最佳配速模式,一路獨走到比賽完成。

2017 F1 奧地利 賓士 Benz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反觀原本有機會雙雙攻佔頒獎台的 Ferrari 車隊,完全採取了保護一號車手的作戰模式,而且比起用「模式」來形容本次的策略,筆者認為用「公式」來形容會更加妥當。紅軍對於爭取年度車手冠軍的執著絕對高過其他車隊,因此長年來的一號、二號車手作風也已經成為車隊的理念。

2017 F1 奧地利 法拉利 Ferrari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這絕對是保護最大利益的必要犧牲,但是筆者必須沉重的提出這樣的「模式」必須有更加靈活得判斷與現場動態分析,否則只會淪為無效的「公式」套用!以本次 Kimi Raikkonen 在起跑後有所擦碰,造成最佳調教模式「跑位」的情況,必須在比賽中,不斷修改設定模式的車況研判,努力壓制後方追擊的 Lewis Hamilton 是最大的任務。然而經過修正過後的 Kimi Raikkonen 跑出了速度,而後方的 Lewis Hamilton 也因為筆者上述的分析遇到了無法有效超越 Kimi Raikkonen 的狀態。這時車隊是否還需要堅持不變的「公式」套用?不讓換胎後,能夠發揮更加戰力的車手進站?

2017 F1 奧地利GP 法拉利 Ferrari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以本次紫胎的壽命大約35到40圈來說,要 Kimi Raikkonen 拖著毫無抓地力的「溜冰鞋」來阻擋 Lewis Hamilton 的追擊根本不可能。就算是舊日本帝國的神風特攻隊,在出任務時也要計算到攻擊地點的飛行油料,連現場即時戰況都無法判斷,就算有必死的決心也只能淪為無謂的犧牲!這樣不知變通的「公式」套用,比在摩納哥戰的「任務協調」來得更糟!與其無效的作戰出擊,還不如穩穩地賺取車隊最大積分來得划算。

2017 F1 奧地利 法拉利 Ferrari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比賽的最後,前十名的車手都遭遇到輪胎即將用盡的危機。不過冒著可能會爆胎的危險,車手們還是展開了一波點到為止的追擊,然而這最後幾圈的廝殺已經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最終由「神之起跑」的 Valtteri Bottas 拿下冠軍,一路孤軍奮戰的 Sebastian Vettel 拿下第二,而 Daniel Ricciardo 拿下了第三。 Sebastian Vettel 與 Lewis Hamilton 的積分差距再次擴大,而 Valtteri Bottas 與隊友 Lewis Hamilton 的差距則減少到可超越的警戒範圍,這也考驗著到目前為止,十分和諧的賓士車隊政策,雖然筆者還是認為賓士將以 Lewis Hamilton 為優先車手,但是隊友間的關係也會開始有微妙的變化。不論是好是壞,往後的日子都考驗著賓士車隊團隊的大智慧!

2017 F1 奧地利 賓士 Benz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

相關單元:

2017 F1 世界一級方程式奧地利大賽分析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