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比較忙碌,一方面要籌備活動,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實驗必須在近期完成,導致文章無法及時上傳,真的很對不起各位讀者好朋友。忙碌的生活有時會很疲憊,但是這樣的日子也是許多F1車隊的日常寫照。台灣雖然沒有F1車隊,但還是有許多前輩,在許多不同的賽事與戰場上付出,台灣在賽車運動上其實一直有非常好的表現,對於汽車相關的運動與文化也有一定的熱度與基礎。只要有機會,筆者也會盡力去促成,一些讓汽車文化更多元豐富的事情,雖然風險很大,筆者還是願意努力看看,畢竟能夠學習一些前輩的腳步,就算是半身泡在水中也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本次的德國站,導演一樣非常努力編劇。經過了這幾場賽事的起伏,與目前世界冠軍的積分現況。今年度的世界一級方程式大賽,可說是近五年來最好看的一屆!本站與英國站一樣,同樣身為方程式的老賽道之一,但比起英國站對於空力套件的超高標準,本站對於賽車本身的機械抓地力要求遠比空力效益更高。尤其是目前這套超寬的輪胎設定,強大的抓地力,也迫使車手必須嘗試更多的彎道極限操控。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利用賽道路沿的比例也大大增加,然而以現今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精密與複雜規劃,實在有太多的附加元件與後軸連接,加上需要高度精密加工的變速箱系統,只要經過碰撞或是太強的震動,都可能造成某些需要真空作業的部件失去作用。雖然目前 F1 所用的材質都是碳纖維、鈦合金這種高強度素材,然而為了輕量、空間、配重與效能,這些部件都被製作成「剛剛好的強度」。就像很多公路自行車零組件也是一樣,常常為了更加的輕量化,會在原本的零件上再進行加工,這種加工常常是在刀鋒上行走。或許加工後零件還能承受一般競賽時的壓力,然而遇到超出一般範圍的壓力時(路面高低衝擊、瞬間動力過大、重力扭曲)都可能造成損壞。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排位賽時 Lewis Hamilton 的故障多多少少跟上述原因有關,雖然賓士表示本次是因為液壓系統故障導致,然而真正故障的原因必須送回總部檢查,但是當今瞬間動力過大,加上過多附加模組的後軸傳動系統,的確值得深思。雖然筆者對 Lewis Hamilton 沒有特別的感情,然而看到 Lewis Hamilton 自己推著車向前跑的畫面還是很感動。少了 Lewis Hamilton 的挑戰, Sebastian Vettel 輕鬆拿下星期六的排位第一,在後方的則是 Valtteri Bottas 與隊友 Kimi Raikkonen 。在家鄉拿下頭排又有僚機掩護,再加上主要對手更換零件罰退( Lewis Hamilton 與 Daniel Ricciardo ),德國站又比上一場英國大賽不易超車,在頭排奪冠極高的德國站, Sebastian Vettel 還未開賽就先拿到「四條A」!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星期天的正賽,起跑迅速的紅軍依然表現優異。 Sebastian Vettel 成功防守 Valtteri Bottas 的挑戰,而起跑也同樣神速的 Max Verstappen 起跑後一度與 Kimi Raikkonen 並排,但因賽道彎道方向, Kimi Raikkonen 乾淨的壓制 Max Verstappen 的攻擊。此時從第14位搭配黃胎起跑的 Lewis Hamilton 並沒有太大的表現,畢竟他身處的位置非常危險,安全的帶開幾圈後等待 DRS 啟動才是理智的選擇。同樣也是困在後方的 Daniel Ricciardo 則是搭配白胎,一起跑就開始積極進攻,雖然腳踩著的是白胎, Daniel Ricciardo 還是很努力的找機會攻擊。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進行了大約 14 圈的賽事,法拉利決定執行兩位車手不同的進站計劃。您猜得沒錯!一方面分散輪胎配置風險、降低可能下雨帶來的衝擊,還有最重要的「掩護作戰」模式,因此 Kimi Raikkonen 比預期的還早進站換上黃胎,其目的主要是讓 Kimi Raikkonen 發揮抵擋一路向上殺的 Lewis Hamilton 。對於法拉利習慣採用這種策略筆者不太喜歡,看過筆者賽季初幾篇文章或去年文章的朋友可以明白。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然而本次法拉利執行的策略筆者認為是正確且明智的,原因在於並沒有過度刻意犧牲一位車手的發展空間, Kimi Raikkonen 的進站時間的確提早,然而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雖然在換胎時用了 3.3 秒稍慢,然而的確成功跑在主要對手 Lewis Hamilton 的前方。而後來也近站的 Sebastian Vettel 也在換上黃胎後成功壓制 Lewis Hamilton 可能的超越機會。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在紅軍成功的換胎策略完成後, Sebastian Vettel 發生了輪胎溫度過高的現象,讓 Sebastian Vettel 不斷與車隊聯繫解決方案,但比起苦情的紅牛車手 Daniel Ricciardo , Sebastian Vettel 所碰到的問題簡單多了,因為一路向上拚殺的 Daniel Ricciardo 又再次發生了動力失去,黯然退出比賽。而此時 Sebastian Vettel 已經開始接近隊友 Kimi Raikkonen 的位置,此時車隊用了非常柔美的「文言文」提醒領先的 Kimi Raikkonen 需要讓位,而 Kimi Raikkonen 也非常直接的回覆車隊他會讓位,並且說出了讓筆者有著無限感觸的芬蘭冰人名言:「啊~要讓位就直說啦!」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筆者認為這是一次成熟且正向的車隊指令,其原因有三個。先從數據表現看起來, Sebastian Vettel 的確較快一些,也需要新鮮空氣與跑道散熱,而超越過隊友後 Vettel 也有拉開一些距離。再來就是兩位車手輪胎策略有所不同,不必要阻擋隊友發展,而最後一點則是 Kimi Raikkonen 的成熟與穩定,他不但在比賽中保有極高的競爭力,又能夠成熟的幫助隊友與車隊最大利益,最令人讚賞的在於 Kimi Raikkonen 總是能夠在紅軍需要時,再次發揮他世界冠軍的實力。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經過這次的位置互換後,紅軍在德國站可說是地位穩固!沒想到此時 F1 之神又再度出現,並認為這樣結束比賽就太無聊了,畢竟已經連續好幾站都是萬分精彩,怎能在此站冷卻?因此找來了導演安排在賽事的後半部下起了雨!並且要雨要下的飄忽不定、不乾不濕、不大不小,讓賭上半雨胎和雨胎的車隊籌碼全失,更要讓所有車手用乾胎在已經濕透卻沒有再降雨的場地競賽!少了持續降雨的降溫,半雨胎和雨胎根本無法降溫,但賽道已經全濕,因此用上乾胎也十分危險,尤其是使用較硬或較老的車胎更是雪上加霜。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但比起這些雨中選擇的難題,地區區段積水有所不同,更是導演放的劇情暗樁!本次的雨中輪胎選擇,賓士車對果斷押寶,直接幫 Lewis Hamilton 換上新的紫胎應戰。而法拉利則是剛好進退兩難,兩位車手輪胎還能夠撐下去,但是已經十分危險,進站後又有被超越的風險,因此只能用大絕招期待車手「撐」下去,但其實這已是當時最好的判斷。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Kimi Raikkonen 此時開始被輪胎較新鮮的 Valtteri Bottas 追近,之後 Kimi 在一次被慢車影響的狀況下被 Bottas 順利超越,而這件事情開始慢慢發酵( Sebastian Vettel 必須更用力的脫逃),就在賽道的第 13 號彎中, Vettel 壓到富含過多與水的路線,一路慢慢飄了出去,此時不論如何搶救皆無法改變賽車動向,全場觀眾只能慢慢看著 Vettel 慢慢撞向護牆卡死在碎石中。此時從無線電中聽到 Vettel 帶有哭音的抱歉聲,筆者也好難過,並不是特別喜歡 Sebastian Vettel ,但是看到車手努力了整場賽事卻因為這種方式退場,就像排位賽的 Lewis Hamilton 與稍早也無奈退賽的 Daniel Ricciardo ,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慨。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紅軍失去了 Sebastian Vettel , Kimi Raikkonen 又開啟了特殊模式,力保紅軍最後的頒獎台位置。最後比賽就在Lewis Hamilton第14位起跑,一路上升到冠軍的歡呼聲中,兩輛賓士賽車順利拿下頒獎台的第一與第二。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賓士所下達的車隊命令,以筆者看來這也是一次合理的車隊指令,只是在分配上,車隊整體利益比例更大過車手,比起法拉利的車隊指令,又更殘忍一點,但都算是正確的風險管理。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至於影響程面,就要看兩邊車手各自私下的交情,這就是車隊和諧的程面哩!畢竟「相挺」與「執行任務」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就這一觀點來看 Sebastian Vettel 如果還要繼續在法拉利拿下世界冠軍,車隊氣氛就十分重要,而法拉利車隊對於明年的搭配可能要更全面的思考了。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推廣一下,由桃園市政府交通局主辦、玩車趣承辦的「 RALLY TAIWAN — 台灣古董車拉力暨經典車年會」,即將在 8/11(六) -8/12(日)10:00-18:00 桃園高鐵站前廣場免費參觀喔!活動不但推廣古董經典車文化,現場亦有拉力賽車與廠車參展,一同推廣汽車運動文化。國際拉力賽車手林沅滸、沈慧蘭,國際摩托車大賽美女運動員 Vita 李睿紜都會親臨現場,展覽會場還有精緻模型、親子電動車駕駛、美食餐車與愛心攤位一同展出,星期六更有古董車桃園市區大繞行活動,同時會現場亦有眾多經典車團到場展出,歡迎大家來參加!
活動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RallyTaiwan/TR
參與 2018 RALLY TAIWAN 的活動名人:
機車美女-李睿紜VITA ?
http://www.facebook.com/3535vita/
拉力賽車美女- 沈慧蘭 ?
https://www.facebook.com/hulan.tw/
拉力賽國際賽車手-林沅滸 ?
https://www.facebook.com/lin.y.hu/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
相關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