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相差懸殊,賓士優勢無比巨大!好事多磨期, Hamilton 等待下一站突破歷史紀錄。本篇賓士、紅牛、雷諾與法拉利車隊現況分析。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比起前幾場豐富又熱情的內容,高速賽道形式的俄羅斯分站,動力超群的賓士團隊,挾帶著無比巨大的直線路段優勢,無論排位或正賽都輕鬆輾壓各隊對手,就算 Hamilton 受到兩次加時 5 秒的處罰,並在保護輪胎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重返頒獎台位置!比起一到直線路段就軟腳的法拉利賽車,以及人類軍團最後救星 Max Verstappen 的紅牛賽車,碰上銳利銀箭都已經是不同「等級」的較量。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2020 F1 俄羅斯 GP 最後冠軍成績由一路獨走的 Valtteri Bottas 獲得, Bottas 也享受了(或是感受了)隊友 Lewis Hamilton 平日的「孤獨領跑日常」!而拿下亞軍的 Max Verstappen ,在實際的戰鬥中,也處於一個追不上前者的「真空」地帶,整場大賽等於是自己一人高速消耗圈數的測試日常。而拿下季軍的 Hamilton 因為自己與團隊的失誤,違反賽事總監的規則指示,一共被加罰了 10 秒的加時,然而倚仗賽車的強大優勢,最終還是奪回了頒獎台位置。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賓士車隊概況
賓士車隊的巨大優勢原本就已十分驚人,碰上如俄羅斯站的賽道條件,一般車隊只能遠遠觀望,或是期盼賓士本身發生失誤或是故障,除此之外就連天氣影響都無法改變這「級距」上的高牆。會許這會使得賽事枯燥乏味,然而賓士所獲得的巨大優勢,我們實在應該給予高度肯定,這的確是一級方程式努力追求、研發、競爭與進步的原動力。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Valtteri Bottas 在沒有隊友的「牽絆」下,非常平順地拉開與後者的距離,最快圈速也是「想刷就刷」,就算賽後 Bottas 表示自己在第一圈的競爭中,意外遇上一隻超大蜜蜂撞上自己的面罩,妨礙了駕駛狀態與奪下更好位置的攻擊機會,但這都只是本場俄羅斯站巨大優勢下的小小花絮而已。至於針對被大會加罰 10 秒的 Lewis Hamilton ,筆者認為大會確實有實質理由與證據能夠判罰,雖然這罰則也是由「人」來自由心證,但是面對自己有豐富籌碼與實力,筆者依然建議 Hamilton 能夠更平心靜氣,先壓制自己的失落與不滿,盡量保持圓融展現高度。至於打破歷史紀錄的時刻,基本上是鐵板釘釘,靜待它的到來即可。 2020 F1 俄羅斯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紅牛車隊概況
本次 Max Verstappen 與 Alexander Albon 的賽車都沒有出現故障,然而兩位車手巨大的秒差、完全不同的賽道攻略、分段計時區域的差異,都可以看出兩輛賽車有不同的設定與調教,或許還夾雜一些動力單元實驗或保護的任務,這也導致兩位車手截然不同的速度展現。 Max Verstappen 無論爆發力、野性資質、判斷力都是當今奇才,綜合實力也絕對在隊友之上,專業賽評林帛亨更對筆者表示,經過多次進出彎道的影片觀察, Max Verstappen 是當今 F1 場上少數能夠抓取最佳時間的佼佼者,它能透過搭配不同的進彎煞車、減速、提速與抓地力的配合,擠出許多車手口中的「第四空間」偷時路線,硬是壓出賽車全部性能,彌補賽車速度劣勢。這當然需要天生麗質加上技巧超群才能達成,然而能夠進入一級方程式窄門的選手,絕對都有一定水平與實力,因此對於 Alexander Albon 的掙扎,筆者認為是調教上與實驗任務不同,對於許多網評針對 Alexander Albon 的批判,筆者個人認為有些太過,但這或許也是紅牛車手位置珍貴的原因吧。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雷諾車隊概況
針對雷諾車隊的表現,筆者認為今年的雷諾賽車可說是場場有進步,但還是無法根除某些基本問題。許多人會發現雷諾賽車有正賽(長距離賽事)速度疲乏的問題,而且幾乎是場場都會出現,也有許多人戲稱他們的賽車是「香蕉號」,放久了就軟了!但是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雷諾賽車的速度與圈數不穩問題?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很多評論認為是機件散熱不良,導致雷諾賽車長距離的實力不佳。這樣的觀點很容易解釋許多問題,畢竟高溫會損耗很多「事情」,比如動力單元就可分為電力系統、內燃機系統、動能回收系統,而這些系統也各自有自己的散熱方式,就連剎車系統的熱衰竭、以及各項液態循環部件的溫度問題,也可以統一劃入所謂的「機件散熱不良」範疇。因此筆者不否認雷諾賽車應該有「機件散熱不良」的問題,但是究竟是哪些關鍵出了問題?其實是一項複雜又具深度的討論,而這些遙測數據經過大半場賽季的收集,雷諾工程師應該已經有了發現與改良方向,除非是車輛架構上的限制,否則工程團隊應該已經逐項排除問題。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筆者在此提出另一種假設或觀點給大家參考,那就是電力充放模式與動力模式的替換,簡單來說就是短暫的大動力輸出,這也是雷諾在賽車性能逐步穩定後,開始壓榨動力的手法與實驗,這是正向的發展,也是雷諾車隊場場有進步的證明。另外雷諾當家車手 Daniel Ricciardo ,駕駛風格本來就有一些可以揣摩的地方,他有時能夠做出驚人地圈速,加上與眾不同的進彎煞車時機點,大幅縮小與前方對手的差距,這種能力其實就和 Max Verstappen 十分相似,至於為何 Daniel Ricciardo 無法持續維持最快進彎模式,究竟是車手、車輛又或是戰略考量?就留給各位讀者評判哩。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法拉利與愛快羅密歐車隊概況
最後來說一下這支使得收視率大幅滑落的紅色軍團吧!就連紅牛賽車在大直線路段都與賓士有著 0.5 秒的差距,單靠今年紅色「劣馬」的動力單元,肯定是死路一條。但是法拉利所推出的改良套件,其實是有產生正面的幫助,只是礙於動力單元已經既定的事實,才會縮小了進步的幅度與感受。而筆者大膽假設,本站法拉利所推車的綜合改良套件,其實是終於完成了本賽季賽車的進度,也就是這才是 2020 法拉利賽車的期望實力,這是一台多年前設定追求直線極速的賽車,面臨動力優勢失去後的性格改裝補強計畫!也就是朝向省胎、持久與均衡圈速發展的道路,如果單憑這些目標,自然無法爭取或增加戰力,但是會讓策略團隊有更穩定的籌碼與數據運用,也就是靠「省胎」來面對場上突發狀況,來掌握取分時機。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如果單單以這個目標來評量,法拉利已經慢慢掌握了這方面的改良。但是法拉利的問題,往往來自於內部矛盾與責任模糊,在沒有強大的信心士氣,或強勢承擔的車隊領導狀況下,就算賽車已經完成設定,依然無法達成取分目標。就以俄羅斯站來說, Charles Leclerc 的確就用這樣的方法抓下第六的名次。但是為何 Sebastian Vettel 用黃胎的圈數遠遠超過白胎?又為何壓到都沒有時間優勢才進行換胎,這些多出來的時間損失究竟是為了什麼?實在不是一個正常能夠推理的戰術策略規劃,也不像是等待場上有意外狀況的豪賭。因此如果要用這種方式執行策略,法拉利管理團隊完完全全要把心繫緊,如果還有其它「想法」在壓在心中,那活該被廣大車迷粉絲唾棄。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最後恭喜 Kimi Raikkonen 成為打破或追平(大會統計與車隊算法不同),一級方程式 322 場最多參賽場次紀錄,完美的移動 F1 歷史年表,在本站最後幾圈 Raikkonen 又緊咬一軍 Vettel 車尾,只要賽事再多兩圈,又將再次上演二軍打敗一軍的戲碼!至於愛快羅密歐賽車的進步與進化,筆者只能說「盡力就好」。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相關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