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計畫,一個能夠開始贏得比賽的五年計畫!」這段話來自 McLaren 首席執行長 Zak Brown 的口中。這句充滿能量的話,不知為何聽起來比輕輕吹過的冷風還要無感。曾幾何時 McLaren 麥拉倫車隊,在新一代觀眾的眼中快比麥卡倫( Macallan )威士忌還無感了?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經過了長期的混亂與崩解, McLaren 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機會和能量,長久以來對於合作夥伴的「跋扈」態度,讓這支在歷史上僅次於 Ferrari 的超級豪門,如今一勝難求,只能在中下游車隊中徘徊。身為一支歷史悠久的豪門車隊,除了動力系統外, McLaren 幾乎都是自行研發。如果真的有必要自行生產一套動力單元,對於這支車隊而言,其實也是有能力去完成整個開發計畫。 2018 F1 McLaren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然而以商業的角度來說,自行開發一套動力系統,絕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賠錢」投資,透過與大型車廠的互利共生,才是最有效利用資源的規劃。因此 McLaren 與許多赫赫有名的車廠合作過,但是回顧每一段合作的歷史,都可以看到許多溝通不良所引起的合作裂痕。而且這些裂痕都會導致最後的分手,往往是傷入骨髓的打擊,並埋下無法再次合作的遺憾。 McLaren 與動力廠商相關的合作與失敗,可以參考「2017 F1 世界一級方程式 McLaren MCL32 問題分析—玩車趣」這篇文章。既然都無法和賓士、本田、雷諾好好溝通與合作, McLaren 首席執行長 Zak Brown 到底哪來的自信?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其實 Zak Brown 說這句話的重點只有兩個,其一就是安定投資者的心情!以目前 McLaren 的成績與未來要使用的車手,到底值不值得投資者再次拿出銀子加碼?如果以一個正常的商業判斷, McLaren 的投資風險實在很大,而且難保這支車隊不會變成像 Williams 車隊一樣一蹶不振。想當年 Williams 也是叱吒風雲的F1霸主,然而在關鍵的轉型期間無法心平氣和與 BMW 達成共識,失去了與 BMW 的合作後, Williams 雖然也陸陸續續使用了 Toyota 、 COSWORTH 、 Renault 、 Benz 的動力單元,但動力製造商對於這種「客戶車隊」的援助與資源分享,絕對難以讓一家車隊擁有較前瞻與突破的發展基礎。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比起技術的下放與資料的公開,一支車隊如果沒有穩定的動力單元供應商,更是對於廣告投資者,評量車隊價值時大大的扣分!因此一支使用「客戶車隊」動力單元的隊伍,根本無法挑戰世界冠軍。畢竟連「摸」都摸不到世界冠軍的隊伍,廣告主當然也會降低廣告贊助的金額與資源挹注。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各位讀者可能會問,那紅牛的勝利該怎麼說?這就是筆者會在上一篇先介紹紅牛的發展與未來展望的原因。紅牛車隊和一般的車隊組成完全不同,它基本上是由廣告商與投資者所成立的車隊,對於車隊的經營與運作絕對符合經濟考量,甚至超越了許多一級廠隊的規模與實力。反觀 McLaren 與 Williams 雖然都是歷史上戰功彪炳的名門車隊,然而過度理想化與本位主義的思想,卻造成了資金上的籌措困難與發展上的障礙。因此 Zak Brown 說出這「開始贏得比賽的五年計畫」,就是為了展現信心給 TAG 集團、 Mansour Ojjeh 、 Mumtalakat 與潛在的投資者聽,也是對於這些集團所可能帶來的其它廣告商的承諾。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至於 Zak Brown 這段豪語的另一項可能,筆者實在不想點破,那就是 McLaren 口中的新型賽車發展計畫。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當時 McLaren 再次與本田合作時,所說出那些遠大的夢想與願景?沒想到實戰之後成績不理想,卻又開始了強力批判合作廠商的戲碼,新加入這項運動的讀者朋友可以參可這一篇文章「2017 F1 世界一級方程式 Honda 的動力單元問題與Mclaren 的危機—玩車趣」。 Mclaren 在與本田分手後,立刻提出如果當時能夠採用Renault的動力單元, Mclaren 絕對有能力挑戰雙雄,並指出 Mclaren 所研發的底盤與空力套件絕對是當今場上最高傑作。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對於 Mclaren 這樣的說法,筆者感到非常難過。筆者雖然沒有拿到 2017 Mclaren 賽車的底盤設計圖,但是筆者很早就在 Mclaren 2017 推出新賽車時提出一些空力設計上的疑問,但礙於 Mclaren 過往高深的開發能力,與空力套件難以用肉眼判斷其效果的客觀事實,筆者只針對當時賽車的前鼻翼與車身空力接合的突兀設計,判斷該賽車的空力套件絕對沒有時間做出完整的統合。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這也間接證實當時 Mclaren 並沒有多少時間實驗與本田動力單元的配合,以開發時間來說,當時開發團隊能夠把賽車在運動時所產生的重心移轉,計算清楚並且規畫在新的賽車底盤上已經非常不容易!哪來的時間開發甚至規畫完整的空力套件佈局?這些各自分開發展的空力套件,留下了許多本質上的「不合理性」,更有許多部件很明顯的是帶有濃厚的「實驗性質」。對照 Mclaren 在與本田分手時所提出,自家的底盤與空力套件乃賽場上最佳設計的言論,只能再次證明 Mclaren 車隊的傲慢與本位主義。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對於連影子都還沒看到的 Mclaren 2019 年新賽車,筆者根本懶得分析 Zak Brown 所謂的「開始贏得比賽之五年計畫」!最近 Mclaren 又放出消息,將積極讓 Alonso 商討測試新賽車的規劃,這其實又是再一次的「信心喊話」。 Zak Brown 為何會特別強調這個計畫為「五年」?其實就是看到了動力單元規則即將再次變動,而這段時間又是投資者可以忍耐與簽約的極限,再加上其所承諾的只不過是要這之史上最成功車隊再次「贏得比賽」,如此卑微的目標。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說到這裡,相信很多老 Mclaren 車迷已經感到難過或是失望。但請大家不要太過悲觀, Mclaren 絕對不會踏上如 Williams 車隊越來越萎縮的命運。「否極泰來」這句話說不定會慢慢發生在 Mclaren 的身上,為何筆者會在如此多壞消息後,還是對於 Mclaren 車隊擁有信心?其實關鍵就在於 Mclaren 自己有強大拯救自己的計劃!既然短時間無法在一級方程式獲得勝利,那就應該要更積極地打開市場! Mclaren 雖然在近年來在F1戰場上搞得亂七八糟,但是其高層的生意頭腦依舊十分靈活。就如兵法書所指導的一樣,當本身軍力開始走下坡時,更不能困守單一城池,更該運用有限的兵力打開還能攻下的據點!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一級方程式是一項高技術、高資金且高投資風險的運動,能夠在場上打滾多年, Mclaren 的能力絕對還是有很大的潛力,目前的狀況只是在這項運動無法抗衡賓士、法拉利與紅牛車隊,但是如果將這些技術與開發能力運用在其它賽事運動, Mclaren 絕對擁有一定的優勢,甚至能獨霸該項運動產業!因此 Mclaren 在近年積極開發參與多項運動賽事,並且積極挑戰美國市場,甚至連單車競賽也非常努力的投入(說不定那間單車廠商還會加入 F1 廣告哩)。放棄單一作戰戰場,也更能拿出成績與廣告宣傳籌碼給投資者,這種買 F1 廣告就送其它賽事廣告的操做手法,簡直和買紅標商品就可加價換購綠標商品一樣!雖然有些損失顏面,但是所帶來的人氣與實際資金效果絕對無價!
(圖片來自:F1官方網站 www.formula1.com)
加油Mclaren!賽車世界有你們的參與更加熱鬧。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
相關單元: